京杭大运河,一条连接南北的历史长河,流经沧州域内216公里。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书记倪岳峰、省长王正谱来沧调研要求,扎实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运河之美被一一发掘,运河文化越来越热。拥有千年文蕴的大运河,正在成为沧州文化大“网红”。
华灯初上,不管是风光旖旎的园博园,还是几公里外的运河市集、朗吟楼广场、清风楼夜市,都熙熙攘攘、人气爆棚。气势恢宏的楼阁、古香古色的街区、灯火辉煌的夜市,成为市民徜徉流连之地。人们月下漫步、登楼抒怀、夜航泛舟、入市闲游,各得其所。时代之笔,绘成一幅幅当代运河风情图,借助新媒体在网络“云端”舒展,昭示了群众对生活的新希冀、新向往、新期盼。运河文化飞向“云端”,抵达“指尖”,和现代人产生了深沉的情感连通。
1800多岁的沧州段大运河越来越年轻,牵引着越来越多的目光。
数字科技让非遗展示更加五彩缤纷 赵宝梅 摄
文化活动从现场展示跃上“云端”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一幅幅书法遒劲有力、饱蘸浓情。
7月31日,翰墨寄情怀沧州市军旅书法作品云展开展。展览由沧州市文联、沧州市双拥办和沧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办,近40位书法作者以精湛的技艺,讴歌军人、军魂、军旅生涯,把运河文化中的红色基因通过网络传递,引发书法爱好者和普通市民参展的浓厚兴趣。
运河区文旅局副局长郑谷,刚刚忙完运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她说,启动仪式通过运河文旅抖音号进行了全程直播,网络云端把文化和市民的距离拉得越来越近。
郑谷说,以前,政府主导的文化供给和群众的实际文化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不对称。群众不清楚哪里有、什么时候有公共文化服务活动,随着“沧州公共文化云”平台的建设,文化与市民越来越近了。
去年12月,“沧州公共文化云”平台正式上线。平台通过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对运河文化进行了深度挖掘和整合,通过信息技术融合搭建起了一个专门的信息共享平台,面向市民开设“阅沧州”“汇资讯”“看直播”“享活动”“订场馆”“学才艺”“读好书”“赶大集”“话非遗”“搜资源”“游狮城”“查信息”等板块服务。
同时,平台实施公共文化“月菜单”配送服务,将市图书馆、市群艺馆、市博物馆、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等场馆的活动信息及时通过平台进行预告,提升市民知晓度和参与度。截至目前,该平台总访问量超19万人次。市民不但可以了解沧州热门景点、特色美食、六大文脉,还可以第一时间了解近期重要演出、展览、公益讲座的时间。错过了文化活动的同步直播,还可以观看回放弥补遗憾。
据悉,今年,“沧州公共文化云”平台将继续提档升级,在完善各功能模块的基础上,主要做好增加文化赛事活动数字资源库、完善非遗特色资源库建设、建设或优化艺术普及数字资源等工作,为百姓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公共文化资源和文化服务。
运河文化遗存更加立体生动活泼
去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指出,到“十四五”时期末,要着力实现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基本贯通各类文化机构的数据中心、基本完成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提上新台阶和形成文化服务供给体系五项近期目标。
其中,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就是要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如今,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我市公共文化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逐渐被打通。借助公共文化云平台、智慧图书馆、“云端博物馆”等各类数字化服务,城乡群众能同步分享公共数字文化产品,从现场观看变成了“云游”俯瞰,运河文化遗存更加立体和生动活泼起来。
错金豹镇于“1968年开挖南排河时发现,豹卧于圆座之上,头微抬起,二目前视,四肢弯曲,周身饰错金卷草花纹……造型生动逼真”。如今,打开沧州博物馆微信小程序,就能随时查阅关于你所感兴趣的沧州文物的介绍。
在做好线下展览的同时,沧州博物馆积极探索数字化发展,于6月份推出小程序,同步上线首个线上云展览,一周内的线上观展人数即破万余,真正通过与先进科技接轨,不断增强体验感与传播力。
截至目前,沧州博物馆小程序已上线馆藏文物600余件,涵盖精品钱币、陶瓷器、骨角器、青铜器、书画等多个门类,市民通过数字化平台可随时查看高清影像与文物数据。而通过展览信息板块,可以了解沧州博物馆正在举行和过往举办的展览。从文物3D建模到场馆虚拟现实重构,沧州博物馆通过文物资源的数字化,不断打破观众与文物接触边界,让沧州文物有了“数字生命”,让文物能与市民对话。市民轻触手指,就能在线上感受沧州文物之美,解读文物背后的历史“密码”。本月,沧州博物馆还将线上举办《珍宝小课堂》《沧博科普小课堂》等讲座,让文化遗存更加鲜活接地气,充分发挥其承载历史、传承精神、鼓舞人心的教育作用。
与物质文化遗存的弘扬和传播不同,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则对运河非遗数字化进行了尝试。随着园博会的开幕,非遗展示馆成了沧州非遗文化的集大成展示地。展馆内陈列了大运河全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总览和沧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设置了重点活态展示项目和若干多媒体互动项目,以及多媒体沉浸式体验项目。通过数字内容与多媒体技术的完美应用,满足观众探秘运河文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大运河非遗展示馆展览策划专家组成员王玮说,新媒体具有交互性的鲜明特征,这让文化的传播具有了双向性。人们在交流互动中能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并逐步理解这些文化的内涵,有效解决了传统文化传播缓慢、内容深奥晦涩、受众反馈迟缓等问题,生动的呈现方式更容易被青年一代所理解、接受。日前,在全省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期间,大运河非遗展示馆在线上设立“云游非遗影像展”板块,通过河北公共文化云、沧州公共文化云和新媒体等平台开设直播现场,以其特有的真实感、代入感、互动感,在大运河畔烹制了一场非遗云端盛宴。
此外,为提供更加便捷的文化服务,依托数字科技,园博园、博物馆等场馆都实现了网络预约。市民可通过提前或现场网络购票,轻松刷码入园,节省了排队购票的时间,也为场馆科学调控游客流量提供了数据支撑。
运河文化通过网络传播海外 刘冠一 摄
大运河文化热源于母亲河文化的情感连通
与政府整合推动运河文化不同,民间的有识之士和文化传播者也在用各自的方式,寻求着对运河文化更广泛传播的路径。
沧州市美术家协会陶艺艺委会主任张府成,是一位36岁的青年文化工作者,凭借出色的制陶手艺,他在狮城业内知名度很高。不久前,在复建的南川楼一楼,他成功筹办了《运河之花》陶艺作品展。展览以大运河沿线35个城市的市花及女性风采为主题,把各地的风俗人情、地标建筑、非遗美食等人文景观,做了一次集中展示,南皮石金刚、南皮落子、纪晓岚故居、杜林石桥……陶器上的沧州运河小景,笔式洒脱,色分浓淡,饶有意趣。
在他看来,这次展览之所以能成功,除了运河文化的感召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网络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网络宣传打通了作者与参观者的连线通道,形成了沉浸式传播效应,观众更容易产生参与感、共享感。很多参观的市民将展览通过抖音、微信等推送出去,吸引了更多文艺青年慕名而来。在他看来,是运河文化元素赋予了这些泥胎生命,同时,这些文化元素也是吸引访客的情感纽带,是源自母亲河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很多观众就是奔着这些作品直接来的,网上没看过瘾,就到现场一睹方快。”张府成说。
与痴迷陶艺的张府成不同,已退休在家的运河文化爱好者陈立新,最近这一年有点儿“业务繁忙”。作为老一辈摄影师,他在含饴弄孙的晚年却老骥伏枥,玩起了职业转型,把手中的照相机换成了摄像机,走上了抢救性拍摄运河文化影像的探索之路。“刚开始拍,还不大成熟,有时候一个视频跟拍好几天、剪辑好几天。”陈立新说,做完的视频他会发到自己的网络视频号上去展示,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沧州,依靠网络云还能存储一抹沧州记忆。随着《陈建英寻访运河两岸办学史》《寻找青沧战役中钢铁营的事迹》《陈金升讲泊头运河故事》等视频的拍摄和发布,更多的口述历史被忠实记录下来,更多的运河文化插上网络翅膀远播他乡。
同样,在日前举行的大运河文创新品发布会上,大运河百景信笺、卡通版园博园手绘地图、传统非遗工艺木梳化妆镜套盒等一批以大运河文化为创作原点、以沧州历史人文为创作基调的文创产品,通过全媒体宣传集中亮相后受到追捧。这些文创产品几乎汇集了沧州所有的文化地标和文化元素,通过网络宣传为四海宾朋带去祥和与快乐,成为运河文化新的动人符号。
在采访中,一些文化爱好者也表达了对数字科技传播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
张府成说,当下,新媒体平台依托网络快速发展,大众利用新媒体能迅速获取所需的信息。然而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新媒体传播传统文化存在“快餐化”现象。尤其是在短视频当道的今天,网络信息以“短平快”著称,人们也逐渐缺乏耐心,不会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深入了解某个事件或某个领域的文化。甚至有的人为了博关注,片面传播传统文化内容,导致传统文化传播形式过度娱乐化、商业化,从而弱化了传统文化的内涵,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逐渐被湮没,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深刻内涵也慢慢被消解,阻碍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他认为,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播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面临着机遇。应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在保护好运河文化的基础上加大对运河文化价值与深层次内涵的挖掘,结合新媒体特点打造出更多运河文化精品,创造出更多的运河文化品牌,逐步形成多路径、多元化的运河文化传播渠道。
大运河承载的不仅有自然风光和两岸儿女的悠悠乡愁,更重要的是流淌着千百年的历史文脉。这才是大运河文化恒久的魅力所在,也是最需要读懂的沧州故事。